11月21日,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科技Corner暨港澳人才沙龙在松山湖光大We谷举行。现场汇集了来自东莞各区域的工业设计领域内的学生、设计师、行业人士等40余人。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西南中心总工程师沈靖以工业设计的创新路径为主题,剖析了当前工业设计的难题和解决方法。
当前,在科技革命、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工业设计进入发展新时期。以制造业立市的东莞,在向先进制造业迈进过程中,工业设计成为推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之一。
本次科技Corner暨港澳人才沙龙活动正是从工业设计领域入手,推动莞港人才进行深度碰撞,并以分组专题讨论的形式,培养工业设计的敏感触觉,探索工业设计与东莞制造业融合的路径。
沈靖表示,创新的两个一公里,最初一公里是从产研发到工业设计,即0-1,最后一公里是从工业设计到制造,即1-2。“在这两个一公里中,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作为衔接需求端和制造端的两个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沈靖分析认为,当前,大部分工业设计师拥有不错的创意,但缺少对其他行业的深度了解。当前,工业设计领域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向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二是大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多线推进,以保证产品性能达到最佳。
“第三种路径是使用量化指标对设计方案进行客观评估,在工业设计的市场形成一杆秤。这杆秤的一端是设计方案,另一端是评估各种影响因素的‘砝码’,例如创新度、用户体验、量产成本、供应链能力、订单商业风险等。”沈靖建言。
沈靖强调,要通过基础研究,基于历史数据,建立经验公式,形成一个个“砝码”,在设计及早期对产品进行预测,提升设计方案的成熟度,以达到秤的两端的平衡,实现创意和市场的有机融合,向制造业高端迈进。
本次活动由东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松山湖分局主办,投石智库承办,东莞松山湖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会及光大We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