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广东赛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该公司本次发行A股,股票简称“赛微微电”,股票代码为688325,拟募资总额达到14.91亿元。
事实上,赛微微电是松山湖一家土生土长的代表企业,也是松山湖今年第一家上市的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共有上市企业6家、上市后备企业39家,其中上市后备企业数量居全市首位。

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为赛微微电送上视频祝福。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中小企业局局长姚铸锐,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林超明,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黄镜铨,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梁展鸿,东莞市金融工作局四级调研员王肖瑜,东莞市科学技术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张媛等领导嘉宾参加上市敲钟仪式。
完善创新生态环境
助力企业挺进资本市场
近年来,东莞以服务先进制造业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倍增计划”、“鲲鹏计划”等扶持政策。松山湖紧抓发展机遇,加快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引导企业上市发展,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强化经营支持,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升级。

欧阳南江表示,赛微微电上市是其公司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东莞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喜事。希望赛微微电以此为契机,百尺竿头,乘势而上,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增强企业发展能力,努力成为行业领头羊。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正全力打造东莞乃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梁展鸿表示,赛微微电上市,不仅实现了自身跨越发展,也必将对更多松山湖企业作出引领示范。“松山湖也将一如既往地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搭建广阔平台,为广大投资者关注投资松山湖企业创造更好条件。”

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梁展鸿现场致辞
当前,松山湖已出台《东莞松山湖鼓励企业上市挂牌实施办法》,对培育及引进上市企业、支持上市后备企业认定等给予优厚奖励,积极促进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发展。
此外,还有系列科技政策也已出台实施,为松山湖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赛微微电董事长、总经理蒋燕波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成长过程中,松山湖推出了研发投入补贴、投流片专项补贴、IP/EDA工具补贴和专项利息补贴等专项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拟募资总额达14.91亿元
推动自主创新实现新发展
赛微微电是一家专注于模拟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的公司,产品以电池管理芯片为核心,并延展至其他种类的电源管理芯片。公司自2009年在松山湖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正向设计,并以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立足之本,在东莞市及松山湖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成长为模拟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先企业。

赛微微电董事长、总经理蒋燕波线上致辞
作为一家创新研发驱动型企业,赛微微电持续对研发保持高投入,2019年到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892.74万元、4173.30万元和6673.70万元,研发费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0%,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使得公司BMIC产品在“精度、功耗、可靠性”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
据悉,赛微微电的电池计量芯片相关技术已经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地获得专利授权。凭借在算法、模拟电路设计等方面的优势,其产品的关键性能指标可与TI、MAXIM等国际竞品相媲美,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实现国产替代。

目前赛微微电的产品包括电池安全芯片、电池计量芯片和充电管理及其他芯片,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动工具、充电类产品、轻型电动车辆、无绳家电、智能手机、无人机等行业知名品牌的终端产品中。同时,公司已与戴尔、惠普、联想、三星、史丹利百得、TTI、东成电动、OPPO、荣耀、小米等优质终端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
坚持自主研发之路,让赛微微电的业绩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9-2021年,赛微微电营业收入分别超过了8873万元、18011万元、33918万元,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95.51%。截至2022年2月底,公司在手订单超过1.13亿元,较于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30%,在手订单较为充足,2022年业绩预计仍将延续增长态势。

在现有工业、消费类业务迅速增长的同时,公司也不断拓宽应用领域,抓住终端应用移动化和锂电化的机遇,加快布局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兴领域。
根据安排,赛微微电本次募集资金总额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科技创新领域,包括消费电子电池管理及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工业领域电池管理及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能源电池管理芯片研发项目、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等。
“成功上市是公司一个新的起点,上市后,我们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本的双轮驱动作用,在高速成长的行业环境中实现再次腾飞。”蒋燕波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继续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升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丰富现有产品服务体系,扩大市场覆盖面与深度,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